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河北博物院依托馆藏文物资源和数字技术,以高质量文化服务践行“博物馆的力量”。河北博物院每年举办十多个高质量展览和多场教育活动,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大量游客,成为河北省重要的文化景观。
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的要求,河北博物院精心谋划,重点打造“河北省产业工人建功新时代风采展”等临时展览、举办“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赏”等线下活动,推出“故梦·新生”“分享你与河博的故事”等精彩多样的线上内容,用陈列展览和宣传教育活动汇聚起文化的力量,以文化人,以史育人,共建更美好的未来。
博物馆见证文物的力量
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河北博物院“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等十个常设展览,及“纵横有象——侯马盟书与中山三器文字艺术展”“英雄的土地 辉煌的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河北党史图片档案文献展”“携手同行小康路——河北博物院驻村帮扶纪实图片展”“河北省产业工人建功新时代风采展”等临时展览继续对观众免费开放。继续免费开放数字展馆。积极推进馆际交流协作,与南宁市博物馆合作举办“此生·彼岸——河北汉代王室文物展”。积极推介河北优秀传统文化,“长信宫灯”等多件精美文物参加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举办的多个重磅展览。
围绕院藏文物资源,精心组织,开展“故梦·新生”教育活动。活动以河北博物院“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两大精品展为依托,甄选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文物,利用数字化科技手段,通过服装展示、3D人物互动与剧场演绎等形式,对战国中山与西汉中山的历史故事进行解读与阐释。新华网河北频道、冀时客户端、河北新闻网、长城冀新媒体、河北博物馆官方微博、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微博、百度、今日头条等渠道,对“故梦·新生”教育活动进行了直播宣传推广,实时浏览量达467.6万。
在“5·18”当天举办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赏活动,活动现场共鉴定藏品30余件,包括瓷器、书画、金属器、骨器、琥珀、碑帖、钱币等,藏品来源或为市场收购,或为亲人相传。通过与专家的现场交流互动,收藏者对自己的藏品增进了解的同时也学习到了相关专业知识,参与者纷纷表示不虚此行。河北博物院加强文物鉴定知识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引导民间科学、合法收藏,对提升民间文物收藏者的文物保护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
博物馆见证科技创新和传播的力量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河北博物院统筹协调各级各类宣传资源,构建宣传联动新格局。主题宣传活动效果显著,彰显了博物馆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的决心、动力。
依托官方网站、微信服务号、“微冀河博”订阅号、微博、抖音、微信小程序等线上自媒体,聚力构建河北博物院新媒体宣传矩阵,让沙巴体育_bob体育博彩-公司*官网公众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分享与河北博物院的故事。在官方微博发起的#分享你与河博的故事#话题下收到了来自网友的众多参与回复,官方微信发起的“国际博物馆日知多少”知识问答活动,同样受到网友的热烈赞许。
与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文化报、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新闻网、长城新媒体、石家庄广播电视台等各类媒体合作,积极开展针对博物馆日的专题采访报道。与长城新媒体、河北新闻广播、河北日报客户端等媒体合作推出创意微视频新闻作品等“5·18”国际博物馆日专题宣传内容。
开展“博物馆遇见自己”特别企划,与多个新闻媒体展开合作。与河北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漫游冀》节目长期合作,通过河北农民广播“玩转博物馆”线上平台,“5·18”当天推出国际博物馆日特别节目,讲好河博历史文化故事;与河北音乐广播合作推出10期河博精品文物线上音频节目,推出“乐享大讲堂——国际博物馆日特别节目”,揭秘博物馆的故事。
参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等开展的“打卡博物馆、穿越五千年”项目推广活动。长信宫灯精品文物入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15秒宣传片。参与数字虚拟人形象“文夭夭”的发布活动,以数智化、科技化手段,运用融媒体传播“博物馆的力量”。此活动也在央视网等客户端、各参与博物馆自媒体平台等同步进行了宣传推广。
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还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福禄寿喜·美好生活—中国吉祥文化特展”宣传预热,这将有效吸引客流提升展览关注度。
本次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社会反响热烈,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河北博物院将继续以热忱之心锐意进取、创新工作,不断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而奋斗。、
(河北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