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濒临渤海和黄海,是传统认知上的“东方”,因西周时周公旦封于“鲁”(今曲阜)、太公望封于“齐”(今临淄),故山东又称“齐鲁之邦”,简称“鲁”。山东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历代名贤辈出,境内遗存了大量远古以来的文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我们所承担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让人们“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从而有力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2023年金秋之际,在国家文物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指导下,以省校战略合作为契机,由清华大学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迎来了规模空前的“禮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特展——以约440件组精品文物为线索,探寻中国“禮節”思想的缘起、传承与发展,发掘古代智慧,向世界诠释中国,突出强调山东作为“东方文明”的起源地在中华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展览主标题“禮运东方”,“禮运”二字典出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言论或思想之真谛的《禮记》,其《禮运》篇借孔子的“喟然而叹”,论道了禮的起源、运行与作用,名“禮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阳转旋之道”。“禮运”的核心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实际上反映了儒家的核心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对历代政治与文化都有深刻的影响。“东方”,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在中国核心天下观“五方”(东、西、南、北、中)体系中,山东属于古九州之一的青州,代表东方,《易·说卦》曰:“帝出乎震”,“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东方主生,万物所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其二,是世界的东方,即中国,而中国之“禮”和“節”,又是从其东方诞生的,正所谓“万物出乎震”。
展览共分“日出初光,饰節以禮”“海岱惟青,玉禮四方”“王禮在鲁,天下久传”“俾侯于鲁,炜炜煌煌”“高山仰止,登泰观海”“称工北朝,东方微笑”“图画天地,碑传千古”七个单元,从不同角度展示,始终一脉相承之中华文明的东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
(备注:出于需要,本展“礼”和“节”二字使用繁体的“禮”和“節”)。
蛋壳黑陶杯,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山东博物馆
双鋬白陶鬶,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300-前2500年,莒州博物馆
人面纹玉饰,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300-前2500年,滕州市博物馆
亚醜钺,商,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山东博物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