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开放仪式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共享大厅举办开放仪式。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集展览展示、社会教育、文保修复、收藏保管等功能于一体,各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齐全。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的标志以“千年大运河,流动的文化”为核心设计理念。大运河是一条承载着密集中国文化基因的大动脉,标志以“京运龙印、风帆舟楫、绵延水纹”为核心图形元素,多义共生,将中国传统文化要素中的大运河主题用生动、巧妙的视觉语言进行融合创新设计,擦亮大运河“文化名片”,打造博物馆新文化地标品牌,加强千年运河文化品牌的形象传播,向世界讲好大运河故事。
博物馆由共享大厅、展陈大楼(主楼)和休闲水街组成,共享大厅屋顶造型如“船”、展陈大楼(主楼)屋顶造型类“帆”、两座建筑间即为长约270米、宽约20米的休闲水街。
从远处看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陈大楼(主楼)南侧的绿化退台层层叠落,向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自然过渡,室内与室外空间高度交融,观众可在参观的同时享受自然。
从近处看展陈大楼(主楼)建筑高于共享大厅,5片船帆状屋顶高低错落,曲线饱满,动感十足。同时,展陈大楼立面通过街巷路口、篷架、门楼等运河主题的建筑元素与水系结合,形成仿佛驳岸码头的场景。
博物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为节能减碳做出示范,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5000吨。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是我国已建成隔震博物馆中隔震区域投影面积最大的一座。242个隔震支座,托举起整座博物馆,大幅提升藏品、人员、场馆建筑的安全性。
运用在展厅、库房等文物存储、展示空间内的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通过CFD模拟,合理优化布局。
公共区域采用了全空气空调和地暖相结合的方式,为观众做好环境保障。
(转载自首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