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定级评估作为衡量博物馆综合水平、促进博物馆全面提升的一项重要机制,不仅关乎博物馆个体的发展定位,更在宏观层面影响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整体方向。作为高校文博专业的一名教师,有幸参与到这场意义非凡的评审活动中,收获了一些新时代博物馆事业发展路径的感悟与体会。在此分享几点粗浅的见解,期以共勉。
一、聚沙成塔:博物馆界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第五批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自启动以来,就得到了全国范围内博物馆的积极响应与热情参与,共计1148家博物馆报名申请。这一现象背后,是全行业对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普遍认同与集体行动。有两个数据格外值得关注:一是“首次参评”博物馆数量多达795家,占比近七成;二是“一级馆参评”数量高达234家,超过了现有204家国家一级博物馆。这些数据,是博物馆界深化内功、强化社会责任的鲜明注脚,既体现了博物馆在自我价值实现道路上的不懈探索与追求,也映射出全行业致力于提升服务质量、深化文化传承的主动作为与历史担当。
二、精雕细琢:广覆盖、严要求的“文博质检”新里程
本次博物馆定级评估的评审过程,堪称一场对博物馆全方位、高标准的“文博质检”工程,其深度与广度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评审体系全面覆盖了博物馆工作的核心领域,需要递交的证明材料多达178项,从法人治理的规范化到藏品管理的专业化,从展览策划的创新性到科学研究的深入度,再到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与公共服务的普及面,每一环节皆设置了严格且精细的评价指标,构筑起一套全面衡量博物馆软硬实力的“标尺”。
评审团队汇聚了文博领域的精兵强将,老中青三代专家并肩作战,构成7个评审小组,每组9人,确保了专业覆盖无盲区、年龄结构科学合理。以我所在的评审小组为例,我们采取了严谨的“博协指导—组长领航—成员协作—交叉验证”模式,将人员按研究专长分配至三大板块: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确保了评估的多维度、立体化。每位评审人员先全部独立打分,再交叉复核,确保评估的每一分都经得起反复推敲,每一个结论都能经得起公众与时间的检验。
正是这份严谨与细致,使得评审过程不仅成为博物馆自我展示的舞台,更化身为一面“透视镜”,洞察并揭示出个别博物馆在材料准备上的疏漏与不足,如真实性欠佳、匹配度不足等。这些发现,尽管揭示了在追求高标准过程中的个别偏差,却也反衬出评估体系的严格与公信力。任何试图以次充好的行为都无所遁形,这正是博物馆事业追求卓越的现实依据。
三、评估赋能:助力博物馆体系与教育功能迈向新格局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此次评估,正是对这一目标的积极响应与深度实践。
评估的目的不止在于荣誉和排名,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以评促建,对博物馆体系与教育功能开展新一轮驱动升级。一方面,从宏观体系的角度看,评估结果有助于形成博物馆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生态,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不同体量、类型的博物馆提供均衡发展的新机遇,推动博物馆体系的逐步完善与成熟。基于评估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有利于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精准把脉、开方施策,为博物馆发展编织更加紧密的协作网络,激发资源的广泛共享,助力缩小博物馆间的发展鸿沟,尤其是为中小博物馆的成长开辟捷径,使其能在馆藏研究与公共教育领域实现跨越,逐步拉近与大馆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评估结果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各博物馆的优势与不足,为后续的精准改进与特色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例如,在这次评审中,有一些博物馆总分达到定级博物馆的门槛,但却因为“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单项分低于120分而与定级博物馆失之交臂。这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号——夯实专业根基、强化教育服务至关重要。这将激励博物馆未来在学术研究、藏品管理等领域深耕细作,促进博物馆专业能力建设的固本培元、守正创新,为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根基。
第五批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是一次对文博事业全面体检与精准导航的双重行动,更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博物馆事业响应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目标,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生动实践。未来,随着评估机制的不断完善与深化,相信中国博物馆事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成为全球文博领域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毛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