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博物馆、常州博物馆荣获2016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协会设立、组织评选和颁发的荣誉称号,旨在推动我国博物馆在当地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鼓励各博物馆在相关业务功能领域开展学术研究并进行实践创新。根据《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评选办法(暂行)》,经推荐和评选等程序,2015年4月27日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六届第五次理事长会决定授予广东省博物馆和常州博物馆“2016年度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
一、管理体制创新
1.作为文化部和广东省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单位,广东省博物馆于2014年底成立理事会,一年多来理事会制度运行良好,为构建理事会行使决策和监督权、博物馆管理层负责执行的治理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2.成立全国文博界首家公募基金会-广东省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2015年,基金会新增资金1400万元,已募集的资金总额超过5000万元。基金会每年投入经费150万元用于支持粤博与部分基层博物馆的事业发展,探索出政府和社会力量合力推动文博事业发展的新途径。
二、筹展方式创新
1.策展人制度逐步完善,以观众需求为导向的“点餐式”临时展览筹备方式取得较好效果。临时展览的策展人竞争性选拔制度、原创性临展的观众网络投票制度提升了展览质量、扩大了社会参与度;
2.强化展览的教育功能,拓展博物馆的展示空间。2015年原创展“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除在馆内展出,还与广州地铁合作,以灯箱展板、3D场景、40多件海丝文物和地铁文化专列的形式,将2000平方米的地铁站厅和3辆地铁列车变身为每天开放16小时,月接待近百万观众的“超级博物馆”,让博物馆展览走进社会、走近公众;同时,该展览的“学生策展人”项目也是国内首次开展的类似尝试。
三、服务方式创新
1.拓展广东省流动博物馆运行模式,打造“广东省文博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让已经运行了11年的流动博物馆从省博1家主导转变为全省100多家成员单位共建共享,服务方式也由 “流动博物馆-公众”转向“平台-博物馆群-公众”。2015年,共巡展55场次,受益观众达160万人次;
2.打造“特色教育服务体系”,完成国家文物局“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试点和省级“益苗计划”试点,全年举办专业讲座约40场、教育活动664场、提供免费讲解3000余场次。全年观众数量连续第三年增长,达149万人次。
四、技术手段创新
1.强化新技术、新方法的博物馆运用,重点推进国家文物局“智慧博物馆”和“预防性保护”两个创新试点项目。2015年顺利完成两个试点的年度计划,智慧博物馆建成智能服务平台APP和观众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博物馆的实时智能导航和观众行为的自动分析,预防性保护项目也实现了对本馆展厅、库房环境的全覆盖监测;
2.新媒体技术运用取得实效。2015年,广东省博物馆官网总访客量超过20万,官方微信粉丝首超10万,“牵星过洋”图录在国内首次尝试植入AR运用,在纸质出版物中实现了文物的数字化立体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