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建博物院和陈嘉庚纪念馆主办,华侨博物院、集美校友总会、安溪县博物馆、大田县关工委协办的“《烽火弦歌》—— 集美学校抗战内迁历史展”将于2015年8月13日起在福建博物院展出。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大举侵华,烽烟四起。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处在敌人的炮火威胁之下。
为保存国家文化血脉和闽南教育精华,确保师生安全,集美学校所属师范、中学、商业、农林和水产航海学校被迫穿越战火、辗转迁徙到安溪、大田和南安等地。
国难日亟,集美学校师生操颠沛弥厉之心,坚抗战必胜之念,克服校舍、经费、师资等重重困难,因时制宜,几度分合,为国育才、弦歌不辍。
在抗日烽火中,广大师生同仇敌忾、丹心报国,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的感召下,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光辉篇章。
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铭记集美学校抗战内迁坚持办学的历史,进一步弘扬嘉庚精神,福建博物院与陈嘉庚纪念馆联合展出“《烽火弦歌》—— 集美学校抗战内迁历史展”。
第一部分 烽火燃起 辗转内迁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神州大地满目焦土、尸骨遍野。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国民政府通令沿海危险地区中等以上学校迁徙到安全地带。集美学校由此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内迁山区艰难办学的历程。
陈嘉庚(1874—1961) 福建同安集美人
杰出的实业家、教育事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华侨领袖,为中国抗战作出巨大贡献。
抗战内迁时集美学校校务联席会议议员
前排左起:尤逸潜、陈延庭、陈村牧、黄毓熙、陈水萍
后排左起:杜 煌、陈维风、庄 纾、叶文佑、叶书衷、戴世龙。
第二部分 艰苦支撑 弦歌不辍
从设备精良的海滨学区迁到贫困、边远的山区,各方面条件的巨大反差使学校的教学和师生的生活面临极大的挑战。校董会想方设法克服万难,确保办学质量。师生们牢记“诚毅”校训,精诚团结,发扬集美学校固有的优良作风,为国教学,在战争的苦难中发愤前行。
第三部分 复仇血热 许国心丹
抗战军兴,集美学校迅疾组建抗日组织,广泛开展演讲、歌咏、演剧、晨呼、火炬游行、节衣缩食、献金购机等活动。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各项抗战建国工作,甚而投笔从戎、奔赴战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力量。
第四部分 嘉庚精神 诚毅之光
抗日战争胜利了!
集美学校复员集美,医治战争创伤,修复校舍,励精图治。 日寇炸毁的是集美学校的物质,炸不毁的是集美学校的精神。在校主爱国精神的感召下,全体师生铭记诚毅校训,与当地人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坚持办学,弦歌不辍。诚毅精神在抗日烽火中历经磨砺、淬炼和升华,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集美学校持续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