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山西博物院与南京博物院共同举办的“形妙神合——明清肖像画展”在山西博物院四层书画厅开展。展期自2015年7月3日至9月15日。
中国的人物肖像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唐代乃人物肖像画创作的繁荣时期,画家善于传神写照,取功臣像以为表彰、历代圣贤像以为鉴戒,宋代以降,由于山水画备受推崇,原本居于画坛主流地位的人物肖像画遭遇冷落。到了明清时期,人物肖像画的创作一改积弱的态势,涌现了曾鲸、徐璋、禹之鼎等杰出的代表性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人物肖像画的绘画技法、表象方式、风格特征进行了创新。同时,绘画题材也日趋多样,除了常见的帝王圣贤、功臣名士外,更有以表雅趣的文人肖像和绘三两好友聚于山溪茂林的文人雅集图,特别是留存数量最多、隐含着中国古代“孝”文化的尊祖敬宗的先人像,构成了中国古代肖像画的主体。
在历经汉唐宋元的延续与嬗变之后,明清肖像画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完善的体系。明清肖像画家师承的是民间写真术,但他们也师法正统文人画,同时又将西洋绘画中精湛的造型技术融入其中,给人以亦古亦新、亦中亦西的观感。这种多元化、多层次状态下的明清肖像画既是对当时人物的真实记录,也用生动鲜活的作品诠释了中国传统绘画善于吸收、借鉴先进绘画经验的内在活力。
南京博物院原为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所藏明清肖像画数量十分可观,且较成体系,可称得上是一部明清肖像画史。此次展览精选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明清两代肖像画作品百余幅,观众更可以一睹史可法、关天培、曾国藩等名臣的“庐山真面目”。这些画作全面展示了明清数百年间肖像画的流变、发展,让历史和古人鲜活地再现于我们眼前,深刻反映出我国明清时期民俗、宗教、服饰、审美等诸方面的文化内涵,为了解和研究明清社会史、经济史提供了立体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