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出了“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切实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
最是文化润人心。所谓“润”就是滋养,“文化润疆”即用文化滋养全疆各族干部群众,不断增强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而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豪感。把“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各项软任务做硬做实,把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
博物馆是社会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理解过去、思考当下、启示未来的重要公共文化场所。国际博物馆协会2007年8月维也纳大会议修订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给出的博物馆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2015年2月国务院公布的《博物馆条例》给出的博物馆定义:“本条例所称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根据上述两个定义,博物馆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创新展示教育传播的内容、形式、手段,强化藏品保护研究和博物馆学术研究,加强文物价值挖掘阐释,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提炼、展示、传播文物蕴含的精神标识、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讲好文物故事,发挥阵地作用,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提高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昌吉州博物馆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要强化阵地建设,突出教育功能,加强藏品征集、藏品保护、藏品研究和藏品展示及博物馆文化的有效传播,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昌吉故事、新疆故事,全面准确介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和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丰富内涵,坚持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实证作用,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使参观者直观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穿透力,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获得文化信息提取和内心深处文化植入的博物馆教育效果。同时,精心组织好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提升人文和科学素养的的各类展览,努力开发出形式多样,历史文化信息、文化内涵丰富的各类博物馆文创产品,于博物馆提供的各类精神文化产品中见精神,充分发挥昌吉州博物馆在自治州“文化润疆”战略中的独特作用,为文化润疆贡献力量。
一、加强藏品征集。藏品征集作为博物馆收藏、研究、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博物馆生存发展的活力源泉,是博物馆陈列展览、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业务基础,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支柱,藏品的丰富与否也是衡量一个博物馆馆藏、展陈和科研水平以及存在价值的重要指标,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藏品征集范围包括反映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的历史文物、革命文物、民俗文物、非遗文物、当代文物和其他文物。昌吉州博物馆依据自身性质和定位要根据“国家历史记忆工程”和“国家红色记忆工程”的要求大力开展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的征集工作,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征藏工程,征集州县市成立以来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实物,记录时代发展,丰富藏品内容。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和本级财政的资金支持,加大文物征集力度,力争今后五年内昌吉州博物馆在现有藏品五千多件的基础上藏品达到一万件,为深入开展文物研究、文物展示夯实基础,为申报国家二级博物馆奠定藏品基础。
二、加强藏品保护。影响博物馆藏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损毁和人为破坏,根据《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的要求,要健全完善昌吉州博物馆文物库房、展厅、文物修复室等藏品保存场所的自然条件、安全技术防范条件、消防技术防范条件和藏品保存场所的环境监控。实施昌吉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五年修复计划和智慧博物馆建设项目,按时完成已批准实施的《昌吉州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修复项目》中34件金属文物的修复任务,五年内完成馆藏病害文物修复任务,进一步落实已完成的昌吉州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技术操作规范,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实施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提升馆藏文物的风险预控能力,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缓环境因素对文物材料的破坏作用,通过智慧博物馆项目运行动态的馆藏文物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藏品管理信息化,藏品保护智能化。
三、加强藏品研究。藏品研究是博物馆的核心业务,体现博物馆学术水平的高低,同时也体现博物馆业务水平的高低,只有深入研究博物馆藏品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藏品背后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时代价值,才能完整准确生动地认识藏品、介绍藏品、展示藏品,为博物馆策划展览开展社会教育提供理论武装和学术支撑,把藏品的社会意义及蕴含的丰富价值呈现出来,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使观众更好地了解历史,感受文化,感知精神。目前,昌吉州博物馆的藏品研究处在起步阶段,有许多空白亟待填补。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对5066件馆藏品个体文物的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展线藏品的讲解内容;另一方面要强化昌吉州专题历史文化的纵向横向研究,形成专题成果,为策划专题展览提供服务。比如:昌吉州欧亚草原青铜文化研究、昌吉岩画研究、昌吉新石器文化研究等。
四、加强藏品展示。在藏品征集、保护、研究基础上的藏品展示即博物馆教育是举办博物馆的终极目标和目的。博物馆展览是藏品展示的载体,是体现博物馆教育的主要形式。举办展览及开展各类博物馆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自治区博物馆展陈工作委员会和宣传部门的指导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规范陈列展示讲解内容和博物馆教育内容,将审读工作前移并落实落细,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深入挖掘和系统阐示藏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策划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教育作用、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新疆“四史”,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展览,让藏品展示在“文化润疆”的生动实践中展现历史文化价值。
昌吉州博物馆要进一步丰富展出内容,尽快完成在三层展厅策划的《新疆历史名人展览》的招标布展及展出工作;通过基本陈列改造提升与展品更换,丰富展示手段,增加藏品展示数量,提高藏品展示利用率,扩大藏品展示范围和展览影响力;利用现有660平方米临时展厅与疆内外博物馆合作,每年引进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外展,不断更新博物馆的展出内容,增强文明交流互鉴,不断丰富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展览资源的交流共享;策划完成《新疆历史名人展览》《石城子遗址展览》《昌吉欧亚草原青铜文化展览》《昌吉岩画展览》《昌吉新石器文化展览》等专题展览,为昌吉州博物馆走出去储备展览资源;依托藏品资源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与经营,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增强博物馆教育的影响力传播力;开展“流动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配备流动博物馆宣传展示基本装备,将以《新疆四史》为代表的各类专题展览向公众密集分布的城市农村公共空间和生活空间延伸,落实“五进”要求,作为“无边界博物馆”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智慧博物馆建设,尽快落实已批准实施的《昌吉州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中31件精品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利用及相关项目,通过博物馆网站、数字博物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强文物藏品、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展示,使博物馆教育由纵深向横向发展,使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博物馆能有效促进博物馆教育功能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好、形象好、口才好的讲解员队伍,使她们担负起开展博物馆教育,传播博物馆文化的形象大使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