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2020年遗址博物馆展示创新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报社支持,湖北省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刘曙光、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唐炜、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出席会议。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山西博物院、天津博物馆、良渚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文博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研讨会。
会议由侯宁彬主持,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相卫致欢迎辞,安来顺、柳士发、刘曙光先后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安来顺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大遗址的保护工作受到国家文物局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带了一系列新的挑战。考古遗址的展示创新对于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盘龙城遗址的展示鲜活鲜明,实现了遗址与环境、历史与人文、保护与展示、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的交叉,值得研究和借鉴。相信此次研讨会将会拓宽遗址博物馆的发展道路。
柳士发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遗址博物馆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渐成标配,甚至成为解决遗址观赏性问题最重要的手段。如何使公众能看懂考古遗址、如何让展示内容与遗产价值有机结合,是遗址博物馆展览展示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相信今天的研讨会,将会大大推进遗址博物馆的发展。随着实践的深入,理论研究的深化,社会关注度的提升,遗址博物馆的展览水平必将不断提升。
刘曙光发表讲话,强调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考古工作、遗址保护与遗址博物馆建设见证了中国考古文博事业的发展。近年遗址博物馆的发展态势强劲,与国家文物局倡导的大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密切相关,考古遗址公园与遗址博物馆的建设要相互推进。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展示建立在坚实的考古研究基础上,遗址保护与博物馆建设并重,让考古历史研究回归到博物馆,具有远见卓识。相信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将会大大推进遗址博物馆展示发展。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万琳做主旨发言,分享了“江汉泱泱 商邑煌煌——盘龙城遗址陈列”的办展经验,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通过遗址公园的建设、遗址本体的保护展示、自然风貌的重建、博物馆展览的打造,探索出一条考古遗址与城市和谐共生的道路。基本陈列内容充实、特色鲜明、美观活泼,是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
在交流研讨环节中,与会专家以“遗址博物馆展示创新”为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探讨我国遗址博物馆的问题困境、创新手段和未来发展方向。
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宋向光教授首先对展览充分肯定,表示半天的参观时间让人意犹未尽感慨良多。宋向光教授充分肯定了盘龙城遗址陈列在考古类博物馆展览中做出的有益尝试,认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或者一个新的模式”,从展陈空间、展陈方法到陈列手法各方面均让人耳目一新,而且很有时代感和现代感。同时,在展览的市民关系方面,也做了很好的尝试,“老百姓和市民一看就知道,这是我们武汉的博物馆,这是我们武汉的文化。”
山西博物院前院长石金鸣在发言中首先提到了盘龙城遗址陈列带给他的三点印象:一是遗址、博物馆和公园的完美融合;二是建筑艺术与展览艺术相得益彰;三是展览中做到了多学科解读的融会贯通。另外,石院长提出盘龙城展览中诸多内容和形式,例如文物的组合式陈列、学术研究过程的展示、展览中不用复制品和慎用场景的态度,无不显示了该展览对观众和学者的尊重,真正做到了学术性和趣味性的结合。
浙江大学的严建强教授也对展览的内容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展览的张力非常大,一方面牵住了专家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紧紧拉住了观众”。内容之外,严教授也特别指出了展览设计有很多独到之处,节奏感和统一感把握得非常好,底色和版面设计能够让吸引观众注意展品和信息,“整个的设计非常干净、利落”。
西安半坡博物馆前馆长张礼智先生谈到了展览给自己最突出的感受——人受到了重视。展览对人的重视体现在多方面,包括对遗址发现者的尊重,对发掘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对参观者的关注,以及对盘龙城古人的重视,这些都通过展览的内容和设计得到了充分体验,是以人为本的精彩展览。
良渚博物院的周黎明院长参观展览后评价“总体的感觉是既打造了一座反映长江中游古老文明的博物馆,也建构了一个符合现代人群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的博物馆。”同时他也对盘龙城遗址现场的进一步发掘和展示寄予厚望,期望和良渚一起努力,争取未来能破解中国大遗址“地下气象万千,地上荒芜一片”的世界性展示难题。
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陈同乐以“遗址类博物馆展览的重构与再现”为主题,提出盘龙城遗址陈列实现了陌生与熟悉的对话、时间与空间的对话、探索与解密的对话。认为此次展览实现了:“从学术角度切入,以最佳的通俗表达;从考古方法切入,以生动故事表达;从精彩内容切入,以完善设计表达;从时间定格切入,以时间陪伴表达”。
近年来,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和大遗址保护的持续发展,遗址类博物馆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此次,众多领导和专家齐聚一堂,讨论遗址类博物馆的展示创新,对于遗址类博物馆的展示内容设计、陈列手段创新等方面都提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认识,拓宽了遗址博物馆的发展道路,对于我国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意义深远。
盘龙城遗址是夏商王朝南土都邑,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中心,武汉城市之根。“江汉泱泱 商邑煌煌——盘龙城遗址陈列”依托重大考古成果,以既相互独立又有所联系的三个主题单元,引导观众,将盘龙城的探索发现、考古成果、人文价值等碎片化信息拼接串联,以创新性展览语言,讲述盘龙城的前世今生。
基本陈列展览由三个单元组成,分三个展厅展出,第一展厅:“浪淘千古”讲述了盘龙城遗址发现、发掘、研究历程。第二展厅:“故邑风物”展示盘龙城遗址的兴亡盛衰历程。第三展厅:“角立南土”系统展示夏商王朝的整体面貌。展览引导观众随考古学视角,围绕主题全面认知3500年前的盘龙城,分享丰硕的考古成果,领略商代先民的社会生活,以开阔的展示空间,呈现盘龙城时代的广阔世界。
展览内容力图依托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多学科专业团队,对盘龙城遗址进行系统科学研究,以专业思路立意,以公众意识落地,融学术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讲述盘龙城的故事。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作为盘龙城遗址的研究、管理、保护单位,近年来在遗址的考古发掘、保护研究、公众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16年完成了遗址核心区文物本体保护工程。2017年4月《盘龙城与长江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12月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挂牌。
2018年7月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获评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10月小嘴遗址发掘成果获评中国考古学大会田野考古三等奖,同月中美盘龙城联合考古正式启动;12月承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第八届联席会。
2019年元月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对外试运行开放,8月举办“2019盘龙城与长江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9月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正式开放。同年举办了“庞贝:瞬间与永恒——庞贝出土文物特展”及“甲骨文的记忆”两大临展。2019年全年接待观众逾80万人次。
配合展览,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研发了模拟考古、陶瓷文化、商代体验等三个主题八门研学课程;开发了盘龙城出土器物主题的抱枕、书签、文件夹等十余类文创产品;开创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微博账号,网站年访问量50万人次,公众号粉丝近7万人,微博粉丝逾万人。线上与线下结合,遗址展示与博物馆陈列结合,考古研究和公共服务结合,保护遗址,传承文化,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一直在路上!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