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在这个喜庆的节日,内蒙古包头博物馆推出了“我们的节日——即将消失的劳动工具”主题系列活动。活动以丰富翔实的图文资料和喜闻乐见的互动形式,向观众讲述我们耳熟能详的各类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共同感受和体验欢快而繁复的劳动实践,一起回望和探寻劳动工具的改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
5月1日,内蒙古包头博物馆举办了“农耕文明的见证者——石磨盘”社教活动。讲解员通过向观众讲解石磨工具的工作原理和传承故事,娓娓道出了6000多年前的古代先民是如何利用工具播种粮食和加工粮食的,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大家展现了古代先民使用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场景。活动中,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对豆浆的磨制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亲自上手实践,利用石磨碾磨豆浆。随着小手吃力地推动磨盘一圈又一圈的旋转,乳白色的豆浆缓缓从石缝间流出,小朋友们高兴的直拍手。当品尝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热豆浆后,小朋友们都赞不绝口。通过现场讲解和实践,不仅使小朋友们学到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和生活小常识,同时还品味了自制的鲜豆浆,收获颇丰。
?
“纺线车,一摇拉,哼呀哼呀纺棉花,纺成线,织成布,你做褂子我做裤。”5月2日,伴随着歌谣,“躺在童谣里的纺车”社教活动在博物馆拉开帷幕。“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与布有关呢?”活动一开始,讲解员提出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以一件新石器时期的纺线工具——石纺轮作为切入点,具体讲解了纺织工具的历史发展演变和使用范围。通过实地体验纺线的过程,让小朋友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纺线织布的繁杂和不易。
?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智能化的生产工具的被广泛使用,过去耳熟能详的工具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为了让孩子们认识和了解即将在生活中消失的劳动工具,内蒙古包头博物馆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教活动。5月3日,“漫步古韵——知识棋盘大闯关”社教活动如约而至。讲解老师不断抛出一个又一个古代生产工具的小问题,每一个问题都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小朋友们在游戏竞赛过程中,争先恐后地抢答老师的问题,兴高采烈地讲述着石斧、骨播种器等古代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原理。现场气氛热烈、紧张活跃,家长和孩子们被各类寓教于乐的活动所深深吸引。通过该项活动,不仅可以激发青少年热爱历史、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兴趣,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力。
?
?
“缝纫机”这个物件,估计现在很多孩子都只是听过,几乎没有亲自体验过。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内蒙古包头博物馆精心策划了“智慧的动力——缝纫机的诞生”社教活动,通过讲述缝纫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历程,让观众对缝纫机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同时,现场展演博物馆征集的老牌缝纫机的使用方法,感受其复杂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手法,追溯上个世纪缝纫机在每一个家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青少年朋友们记住过去,展望未来,为了明天的幸福生活不断奋斗。
?
?
此次主题系列活动,不仅使青少年朋友们对古代劳动工具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社会意识,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