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如何流传,甲骨文是什么模样?竹简如何编缀成册,纸张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一节学校校本课程由武汉博物馆专业老师执教,通过多媒体教学、文物复制品展示、甲骨文配配卡体验等多样的形式,在短短60分钟之内,就让学生们全景浏览到了中华文字数千年的演变与发展。
11月7日,武汉博物馆“行走的课堂”走进武昌中华路小学,200多名五年级学生跟随武汉博物馆社教部老师一道开启中华传统文化之旅。
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的人们把符号刻画在了陶器上;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逐渐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则用布帛、竹简、木犊书写公文典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耗时13年写成52万多字的《史记》,如果按照一片竹简上写几十个字,我们估算一部史记的重量将达到一吨以上。”“汉武帝时期,东方朔向汉武帝上书,用了三千片竹简,不得不专门找两个强壮的人抬进宫内。所以中国古代有了汗牛充栋、学富五车、读万卷书等说法,因此在古代读书可是个体力活啊。”武汉博物馆老师的情景式的讲解,用创新的形式开启文字历史,让学生对书本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感受。
博物馆老师展示甲骨文
笨重的书写材料也激发了古人的智慧,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并在两晋之后不断得以优化,纸张才成为了我们一直沿用至今的书写材料。纸张让那些精彩的、有影响力的文字传承下来,也最终成为传递文明、促进文化交流的通用书写材料。
课堂上,学生们亲手触摸陶罐上的刻画符号、甲骨以及青铜器上的铭文,动手制作竹简和封泥,一起感受《过零丁洋》中“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文天祥那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情怀,彪炳史册、名垂青史。
孩子们亲手自作竹简
孩子们不禁感叹:“通过博物馆老师的课程,让书本里‘仓颉造字’‘王懿荣与甲骨文’‘蔡伦造纸’等知识点一下变得生动起来。原来博物馆里的陶器、甲骨、青铜器、竹简上都传递出文字演变的重要讯息,能够亲手触摸、感知这些文物复制品上的符号和文字,真的是太神奇了!”创意空间环节,同学们在刻画符号、象形文字中寻找素材,用刮画纸创作出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炫彩作品。博物馆课程任务卡上的趣味答题,让大家意犹未尽,孩子们迫不及待的要和爸爸妈妈们分享这堂难忘课程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