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4日,云南省博物馆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古滇主题青少年创意坊夏令营活动,本活动立足云南省博物馆固定陈列“文明之光——青铜时代的云南”,深挖古滇历史文化知识元素,结合美育课程、表演课程、外出游学等技能训练和学习体验,形成了满满四天的课程结构,助力小营员度过一个“在玩中学”的有意义的暑假。
第一天
8月1日上午9:20,开营仪式在博物馆大厅举行,韦坚副馆长应邀为30位小营员致辞、宣布开营。仪式中粟涵、陈昊阳两位经常参加博物馆活动的学员代表上台进行了发言。
韦坚副馆长为营员们致开幕词
开营仪式后,教育组组长曹丽芳带领营员们参观了“文明之光——青铜时代的云南”展厅,解读一件件独具匠心的滇青铜文物,讲述滇人的服饰装扮等知识。从镇馆之宝“牛虎铜案”,到滇国独有的贮贝器,从滇王金印和滇王编钟,到滇国的骑士和军人、滇人的武器首饰、乐器农具,营员们专心欣赏每一件器物、用心倾听文物背后的故事。
跟随曹丽芳老师参观滇青铜文明展厅
参观结束后,营员们来到了孙彤老师提供的漫画古滇人物课程。孙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实际的人物形体结构比例与动漫人物结构比例的差异,然后讲授了动漫人物各个身体部位的绘画技巧,说明了“构图”在绘画当中的重要性,并为营员提供示例漫画人物作品。随后,营员们开始自己动手,绘制一个自己心目当中的漫画古滇人物。
认真授课的孙彤老师
下午,戴铖老师为营员们带来了《滇人的社会生产生活》理论小课堂。课堂中,老师给营员们介绍了古滇国所处的历史地理大致范围,分析了古滇青铜文物上反映的滇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对比介绍了与古滇文明有交流关系的斯基泰草原文化、班清文化等相关的青铜文明形态。在这个课堂中,营员们观赏到了很多并未在云南省博物馆展出的滇青铜文物,一个个形象生动的场景,带领小营员们回到了那个富足安定的国度。
理论课后,老师为大家提供了《滇王历险记》的剧情简介,并让营员们分组讨论,确定出庄硚、滇王、滇国公主、大祭司、昆明王子五大阵营,每个阵营讨论确定出不同的职务和角色。
第二天
为了让小营员们加深对古滇服饰的了解,上午安排了服饰写生和动手创意课程。
下午,老师带领小营员们开始紧张的表演排练。
排练的第一天,大家都在找感觉
第三天
昆明下起了瓢泼大雨,却挡不住同学们的热情。一大早,所有营员都按时来到课堂。孙老师今天讲授“透视规律”,并对同学们的画作予以悉心的指导。
随后,全班同学分为四组,由孙彤、陈金珊、毕永馨、戴铖四位老师各自带队,分工完成服饰道具制作。四个组分别进行武士盔甲的量身定制,项链的穿制、腰带扣饰的制作以及兵器的制作。
认真制作各种首饰兵器
午饭后,同学们穿上了滇人服饰,一个个蹦蹦跳跳的来到了学术报告厅,为明天的表演进行排练。来到了真实的舞台上,小演员们明显入戏多了,在几位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秩序井然的上下场,各司其职,尽心地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几次排练下来,有的同学尽管已经很累了,但看到身旁的同学还在积极的彩排,也打起精神来参与到排练当中。看着他们在舞台上表现的越来越好,台词熟练,动作到位,表情丰富,老师们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四天
这一天上午是到云南民族博物馆外出学习,营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云南民族服饰展厅、云南民间工艺美术展厅等几个丰富的陈列展览。
营员们认识了神秘的佤族祭祀桩、纳西族尖头木牌画,了解了德昂族的创世神话,还看到了彝族火草衣、毕摩服等在特殊场合穿着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最惊艳的要数雕刻着滇人纺织场面的青铜贮贝器盖了。
神秘的云南本土历史,丰富多样的云南民族文化,营员们沉浸其中。
到云南民族博物馆外出学习
中午,戴老师和毕老师给营员们进行化妆造型,同学们戴上怪异的发髻、昆明部落的演员们披上了长发,所有演员戴上耳环、手镯,俨然回到了古滇国时代,变身一个个小古滇人。
陈老师、张涛老师和家长志愿者为孩子们拍下了一张张精美的照片、悉心准备好表演的舞台。
当家长们悉数到达落座,重头戏开始了。
颁奖仪式上,每个小营员都获得了自己的奖状和印有古滇文物照片的3D明信片。收获到了知识、友谊和掌声,孩子们依依不舍地与带队老师合影留念。
(云南省博物馆? 王徐池然、汪猛、段秋爽、许锶元、Do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