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的活动之一,南通博物苑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的黄洋老师来通,举办了题为“信息传播视角下的博物馆人与物”的讲座。来自南通博物苑及环濠河博物馆群的工作人员、志愿者参加了讲座。
黄洋老师于2014年获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系联合培养。现任职于南京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学。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2项。出版译著1本,在《光明日报》《东南文化》《台湾博物馆学季刊》《中国博物馆》《博物院》《中国文物报》以及会议论文集等期刊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
讲座中,黄洋指出,博物馆是向观众传播信息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西方博物馆学界借鉴信息论与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模型,创造了不同博物馆信息传播模式。他梳理了西方学术界对博物馆信息传播模式探索的历史,同时也与中国的情况作了比较。他从最早的信息论与大众信息传播模式,到1968年邓肯?卡梅隆(Duncan Cameron)提出的博物馆传播模式研究,再到克内兹和莱特、迈尔斯、胡珀·格林希尔等人建构的博物馆信息传播模式,勾勒出博物馆信息传播模式研究的大致脉络。我国的博物馆学者也借鉴大众传播、符号学等方法原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开始探讨构建博物馆信息传播模式。
观众从讲座中也了解到西方学界对于博物馆传播的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即由单向线性传播,到引入反馈注重传播效果,再到后来认识到观众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观众不再是被动接收,而是积极的创造者。在此思想指导下,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新博物馆学一反传统博物馆将藏品的整理、保护、研究和陈列奉为准则的做法,而是将重点投入到关怀社群和社区的需求领域。
讲座中,黄洋还通过英国和中国部分博物馆的实践,强调了博物馆对于“物”和“人”的关怀。“物”即博物馆的藏品,相对于博物馆的库房,目前博物馆普遍比较重视展厅的建设,从而导致博物馆对于自身藏品研究、保护、利用程度不高,同时“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不仅仅体现在对于博物馆观众的关注,还应目光投向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以及展品的制作者、使用者和收藏者。
黄洋老师在讲座认为,充分重视观众在博物馆信息传播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充分参与博物馆展览,进行创造性展览是未来博物馆展览的发展方向之一。当今,中国的博物馆快速增长中博物馆人需要重新出发,以更加专业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构建展览和博物馆活动,真正把传播策略的制定,传播技术与方法的探寻,建立在对观众学习过程中认知特点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南通博物苑? 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