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是岭南民间建筑艺术的瑰宝,以“三雕二塑一彩一铸”(即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彩绘、铁铸)闻名遐迩。而高踞屋顶绚丽夺目的灰塑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工艺呢?为什么在岭南地区如此流行?又为何能在百年古建筑上持久灿烂?这些问题都深深地吸引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内的青年志愿者,他们渴望走近这项传统工艺。
5月5日的下午,阳光明媚,为庆祝五四青年节,在古色古香的陈家祠内,一次灰塑探索之旅如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灰塑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邵成村大师带领一众青年大学生志愿者领略灰塑之美,探索灰塑工艺的奥秘,并且手把手教志愿者制作独一无二的灰塑作品,青年志愿者们受益匪浅。
邵大师首先带领志愿者们实地观赏陈家祠建筑上琳琅满目的灰塑装饰。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灰塑的特点、寓意、功能,志愿者们第一次了解到原来这些“高高在上”的灰塑远不只是外观好看这么简单!它们不仅是对建筑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还蕴含着古人淳朴真挚的美好愿望,更重要的是,灰塑竟然“会呼吸”,它是多么的体贴,通过自己的调节,使在炎热潮湿环境中生活的岭南人也能有冬暖夏凉的居住环境。在炎炎烈日下,一行人再次漫步在陈家祠内,在阵阵凉风中连连赞叹蕴藏在灰塑中的建筑智慧。邵大师还提到,自己从16岁初次接触陈家祠的灰塑,一直至今,每周必来,而未尽解灰塑的奥秘,可见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接着,志愿者们来到民间工艺小作坊体验灰塑制作。灰塑的制作工序比较复杂,包括构图、扎骨架、上稻草灰、上纸筋灰、上色灰、上彩六个步骤。由于活动时间有限,邵大师提前制作了灰塑半成品。看到桌面上每人一份的“开口笑”,志愿者们都跃跃欲试;而当邵大师说到这些鲜艳绝伦的灰塑是由柴、米、油、盐、糖等材料制作而成时,志愿者们对于这个“华丽变身”更是感到不可思议了!直至活动结束,他们仍意犹未尽。
经过本次灰塑体验活动,青年志愿者们对灰塑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也更坚定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愿如邵大师所望,青年一代将接过传承的火炬,并不断发扬光大,在新时代中熠熠生辉。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