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山水以形媚道”,“质有而趣灵”。“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
前文我未著一字,皆从古代画论中随手拈来,但行文严丝合缝,表现了中国山水文化之兴盛和中国人活泼泼的山川经验。即便在今天,山水仍是中国艺术家所钟爱的创作题材。本次展览梳理了今天中国艺术家对山水题材的处理和表现方式及其背后的理念,以对待笔墨规范、水墨媒介的方式及呈现形态为依据,概括了中国水墨艺术当代发展的三种方式:(1)立足笔墨传统继续探索创新、(2)参照西方现当代艺术进行的改革试验和(3)超越笔墨规范甚至水墨媒介、使用多元媒介和手法加以拓展的创作,正好呈现了国画-水墨画-水墨艺术三种概念的转变逻辑和发展线索,并兼具国际视野、当代经验和中国逻辑。三种类型的艺术家在各自的领域里,结合自身对传统的研究,对西方艺术的认知,对时代生活的体悟,表达了各自对传统山水题材的理解并进行了拓展和转换:自足自在的山水,通感的抽象风景和多元的当代景观,尤其全球化、经济化、商业化背景下复杂的当代景观,让我们看到了当代社会转变了的世界观和自然观,居伊·德波说:“景观主导了消费主义的西方”,今天似乎无处能幸免。
1.自足自在的山水:代表艺术家有姬子(1941年-2015年)、梁巨廷(1945年-)、卢甫圣(1949年-)、许雨仁(1951年-)、罗建生(1952年-)、陈履生(1956年-)、徐累(1963年-)、柴一茗(1965年-)、林淼(1981年-)等。
这类水墨仍立足传统水墨画固有的支点尤其是笔墨规范,同时参照现当代艺术的理念、形式、构成等进行水墨画的探索。该板块的创作以具有传统文人气质的理想性山水为主,作品大多表现了自在、具有永恒性的自然山水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亦足见山水画艺术传统的完满自足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有根据具体对象加以描绘的现实性山水,或被破坏的自然。
卢甫圣 平芜 水墨设色 190×498CM 2004年
2、抽象的通感风景:代表艺术家有刘国松(1932年-)、李华生(1944年-2018年)、杨诘苍(1956年-)、梁铨(1958年-)、张浩(1962年-)、黄致阳(1965年-)、王绍强(1968年-)等。
这类水墨竭力打破传统笔墨规范和创作程式的限制,与传统水墨画及写实水墨画划清界限,沙巴体育_bob体育博彩-公司*官网融入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创作手法和理念,从水墨媒介自内向外地重新定义水墨艺术的边界条件,探索水墨材质自身独立的审美特质和自律性价值。该板块作品的表现形态类似西方抽象艺术和抽象表现艺术,呈现了通感的风景和山水精神,完全不同于传统国画的面貌,在本质上亦有别于西方现代艺术。
杨诘苍 墨西哥之旅(局部) 墨、宣纸 1990年
3、多元的当代景观:申凡(1952年-)、张羽(1959年-)、林天苗(1961年-)、郑重宾(1961年-)、沈烈毅(1969年-)、魏青吉(1971年-)、谭勋(1974年-)、石至莹(1979年-)、倪有鱼(1984年-)、李舜(1988年-)等艺术家作品。
所谓“水墨”在此已经是一个具有极大的兼融性和延展性的概念,可能既没有笔墨技法也没有水墨媒材。用一些水墨媒介之外的物品和媒介,尤其来自我们时代和生活的媒介物品和最新技术,自外向内地揭示了水墨艺术惯例的局限,让水墨艺术在新媒介和新技术中获得新生。该板块不乏传统文人情怀,但沙巴体育_bob体育博彩-公司*官网表现了政治、经济、商业甚至自然灾害等当下社会生活的体验,是山水、风景和景观的综合。
申凡 山水-9210-面-(92-10) 88×88cm×19件CM 布上油画 2011-2012年(申凡的山水其实是上证指数的曲线图,自1992年起到2010年的指数数据,真实的数据曲线形成了山体的轮廓)
此处的“后笔墨时代”意味着笔墨规范这一重要的水墨艺术评判标准已经失去以往的主导地位,针对当下多元的水墨艺术格局,应该有相应的多元评价体系。“中国式风景”则表明全球化背景下中西交融的事实,中国当代艺术学习和吸收西方艺术成果的事实;同时“中国式风景”也表明了对西方影响的超越和对中国传统、本土文化的回归。通过以上梳理,尝试将中国20世纪以来对传统艺术的改进和西方艺术的本土化这两种艺术语言体系纳入同一个叙述逻辑,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非缺乏关联的平行线。另外通过对什么是当代,什么是当代艺术,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等问题的思考和梳理,让人们重新看待传统,看待当代和传统、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传统不也蕴含着当代性,园林不就是山水画向沉浸式环境装置的发展?假山不就是现成品?文人雅集不就是一种综合了创作、活动、文献于一体的互动艺术项目?在中国经济重新崛起的当下,我们应重新审视传统,重拾对中国画学的信心,并为中国文化的重新崛起有所贡献。
最后,希望“人天相接逐”的山水精神及其背后的中国哲学精神、结合当下生存体验所共同形成的中国式风景,能重新成为当代人安身立命、安顿身心之所,为我们提供一个涵养性灵的理想生活之地。
(广州美术学院 文/项苙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