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石墨韵——鲁迅与汉画像石拓片展”于9月11日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奔流艺苑开展,该展全面地反映、传播鲁迅思想精神,展示鲁迅研究的多方面的成果,让深藏在库房里的文物活起来。由上海鲁迅纪念馆联袂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南阳市汉画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滕州市汉画像石馆共同主办,展览将持续展出3个月,于12月11日结束。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但鲁迅先生作为独具慧眼的汉画像收藏鉴赏家却鲜为人知。鲁迅曾在《拟播美术意见书》中说:“凡有美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维,故亦即国魂之现象;若精神递变,美术辄从之转移。”汉画像石就是雄迈豪放的汉代民风的缩影,鲁迅对汉画的关注与倡导,正是要追溯我们民族的源头,从那蓬勃的生命力中汲取养分,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 ? ? ?鲁迅一生收藏历代各种拓本6000余张,其中汉画像石拓本600余张,涉及地区有山东、河南南阳、江苏、四川,画像的内容有历史人物故事、车马出行、乐舞百戏、铺首衔环、神仙神兽等。其中虽然有不少是残缺破损的,但每一张画像都经鲁迅先生认真过目、考据,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他从艺术与文化的双重角度去观察与研究汉画像,将汉画像石的收藏及研究延伸到文学创作、文学插图和书籍装帧设计等方面,成为这些方面的开拓者,为中国汉画像研究领域做出独特贡献。
展览以“大汉遗珍——汉代画像石”、“别具慧眼——鲁迅关注的汉画像石拓片”、“参酌·融合——鲁迅研究与应用汉画像”三个标题展开,共展出汉画像石、汉画像石拓本及仿真复制件等155件,其中鲁迅收藏的汉画像石拓片、研究手稿等37 件,许多展品都是首次公开亮相。通过鲁迅对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应用的实例,说明鲁迅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的继承者、保护者、发展者,让观众更全面地认识鲁迅、了解鲁迅,从而激发起大家喜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爱国主义的情怀。
此次展览也是首次以国内2家最大的鲁迅博物馆(纪念馆)和3家重要的汉画像石馆跨领域、跨地域的联合办展,展览中应用了多媒体互动体验、游戏参与、动手拓印等多种手段,增强展览的可看性、参与性、趣味性,让广大市民能足不出“沪”,领略2000多年前汉代石刻的艺术风采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姿。
(上海鲁迅纪念馆)
展览相关信息:
大汉遗珍——汉代画像石
汉画像石是汉代民间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石刻艺术品,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汉画像拓自刻有汉代画像的石头,即“汉画像石”,鲁迅所藏的汉画像,准确地说,是汉代画像石刻拓本。
别具慧眼——鲁迅关注的汉画像石拓片
汉画像拓片的搜集伴随了鲁迅先生一生。1913年,鲁迅到教育部工作的第二年,他便开始收藏汉画像,直到去世的前两个月。鲁迅一生主要收藏了山东和河南的汉画像石拓片,还有很少一部分来自江苏、甘肃、四川等地。
参酌·融合——鲁迅研究与应用汉画像
鲁迅对汉代画像的研究,主要是在画像的美学价值上。蔡元培曾说: “从前记录汉碑的书,注重文字; 对于碑上雕刻的花纹,毫不注意。先生特别搜辑,已获得数百种。”据许寿裳回忆,鲁迅曾说: “汉画象的图案美妙无伦,为日本艺术家所采取。即使是一鳞一爪,已被西洋名家交口赞许,说日本的图案如何了不得,了不得,而不知其渊源固出于我国的汉画呢。”可见鲁迅很早就认识到了汉画像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引金石入版画
鲁迅到上海后,为了促进他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自费办展览、出书,指导木刻青年们努力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现代版画作品。
1935年9月9日,在与木刻青年的交流中,鲁迅先生提出: “……一面未脱十九世纪末德国桥梁派影响,一面则欲发扬东方技巧,这两者尚未能调和,如《老渔夫》中坐在船头的,其实仍不是东方人物。但以全局而论,则是东方的,不过又是明人色采甚重; 我以为明木刻大有发扬,但大抵趋于超世间的,否则即有纤巧之憾。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沈雄大,唐人线画,流动如生,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界也。”
抗日战争爆发后,温涛、陈铁耕、程沃渣等一批鲁迅的学生投奔延安,并把鲁迅的美学思想和版画理论带到延安,贯彻到他们的教学中,培养出了一大批富有战斗力的木刻青年,如古元、彦涵、王琦等,他们逐渐摆脱模仿西方版画的阶段,大踏步地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版画作品。
引金石入设计
鲁迅不仅是新兴木刻的倡导者,还是中国现代书籍装帧的拓荒人,他较早地提出将汉画像元素引入书籍装帧设计,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钱君匋在《我对鲁迅的回忆》中描述了鲁迅接待他和陶元庆的情景: “元庆说是不是可以运用一些中国古代的铜器和石刻上的纹样到书面图案中去,鲁迅对这个意见,非常赞同,很感兴趣,认为可以试探一下,因此,他就想到所搜集的许多汉唐画像石的拓本,说:‘我所搜集的汉唐画像石的拓本,其中颇有一些好东西,可以作为这方面的部分借鉴,现在时间还早,不妨拿出来大家看看。’说着,便端出一大叠拓本来,由于幅面很大,必须铺在地上才能看到全貌,楼上地位较窄,铺不了多少,便改到楼下客堂里,把这些拓本铺了一地,随铺随作解释,娓娓动听,铺了一层又铺一层,我们一时目不暇接,只能浮浅地浏览过去。”
鲁迅在文学作品《心的探险》《桃色的云》《国学季刊》的封面设计中,也吸取了汉画像的图案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