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屋檐下——中国古代建筑明器展”于2018年4月26日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开展,本展览由河南博物院、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和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由焦作市博物馆协办。开展当天,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将向公众免费开放,该展览将展至2018年7月26日,共三个月。
展览共展出来自河南博物院和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建筑明器共118件(套)。该展览从建筑明器的种类、建筑明器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南北地区建筑的异同等方面切入,为观众展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
南北陶屋齐聚广州
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期,历经了新石器时代的萌芽和夏商周时期的初步成型,此次展出的铅质饕餮纹建筑饰件即体现了商代建筑的庄严华美。到了秦汉时期,建筑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完备的体系,而两汉时期封建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许多工艺精湛的单体建筑和群体建筑纷纷涌现。与此同时,汉代厚葬的风气渐浓,许多以真实建筑为原型的建筑明器成为了权贵墓葬中的陪葬品。东汉后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矛盾突出和丧俗变化,建筑明器作为墓葬陪葬品的传统逐渐衰落。
随着时间流逝,如今存留在地面上的古代建筑实物逐渐变少,而建筑明器却随着考古发掘重现天日,成为今人研究古代中国建筑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凭证。
展览展出的文物中,88件(套)为河南博物院馆藏文物,另有30件(套)来自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和河南位于中国的一南一北,代表了岭南建筑和中原建筑的两种源流,二者各有特色,却又在发展中融合互补,此次展览为对比两地建筑传统提供了绝佳的样本。
广州横枝岗出土西汉陶仓
广州番禺出土东汉陶屋
古代建筑与生活的再现
此次展出的文物时代跨度较大,从商代至宋代均有呈现,大部分文物为两汉时期的建筑明器。这些建筑明器包括了房屋宅院、望楼、台榭、百戏楼、仓、井、灶和圈厕等类型,多数用陶制成,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建筑类型和生活方式。
院落、楼院、望楼和仓楼等是汉代常见的建筑明器造型,其原型是汉代富庶人家居住的建筑。此次展出的灰陶院落和三进式陶院落体现了均衡对称的四合院形式,既安全又能减少相互干扰,是古代沿用时间较长的建筑形式;院楼是一种以楼为主体,楼前用墙围成庭院,东汉绿釉陶院楼即反映了这种由院和楼组成的建筑形式;望楼是兼有瞭望、侦察和远眺等功能的高层楼房,少则三层、多则五层,常伴有武士俑出现,这种类型的陶楼多装饰华丽,伴有彩绘、模塑等工艺;陶仓楼是储藏粮食的仓楼和仓房,其中连阁式陶仓楼由院落、主楼、附楼、阁道组成,设计制作考究、造型雄伟,是汉代农业快速发展、粮食产量提高的集中体现。
除了较为大型系统的陶屋建筑,展览还展出了仓、井、灶、圈和厕等古代生活配套设施,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古代人的生活场景,颇具烟火气息。
广州小谷围出土东汉陶囷
广州西湾路出土东汉陶灶
汉越建筑的融合与交流
由于气候、地理和文化等原因,地处岭南地区的广州在出土建筑明器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其建筑形式更接近现实建筑的特点,同时又融合了部分中原样式,反映出岭南与中原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是南北建筑传统汇流的见证。
岭南建筑早期以干栏式为主,这一点也反映在建筑明器中,如陶仓和陶囷等均作“高架式”干栏建筑,下部以柱子支撑,把仓房高架起来,以达到通风防潮的目的;秦汉之后,岭南与中原地区交往日益密切,许多中原建筑的特点开始出现在岭南建筑明器中,如以中轴对称布局的三合式陶屋以及院落、陶城堡等建筑形式,但外形上还保留了地区文化因素。砖、瓦的传入有效解决了民居潮湿问题,干栏建筑的优势逐渐消失,岭南地区的建筑明器开始向平地式发展,体现了南北建筑风格互相融合的特点。
古代建筑名器所蕴含的古建艺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此外,古代建筑明器也体现了古人对生死、信仰和理念的具体诠释。相信通过这些精美厚重的建筑类文物,观众们将对优秀传统文化有进一步认识,并从中感受到华夏子孙传承千年的“文化自信”。
广州同福中路出土西汉陶屋
广州永福路出土西汉陶屋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