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位于新疆天山山脉的西部,祖国西北边陲,因河而得名。史前的伊犁,经历了狩猎、原始农业时代、畜业时代而进入了早期游牧时代,塞、月氏是这里最早的游牧居民。历史时期,乌孙西迁伊犁河谷建立了游牧国家,随着游牧民族的不断迁入,形成了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是草原沙巴体育_bob体育博彩-公司*官网北道的必经之地,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交流,产生了灿烂的草原文化。
此次,伊犁州博物馆与无锡博物院携手于9月16日推出“奔腾岁月——新疆伊犁草原文物与民族风情展”,通过一百余件(套)的文物展品,不仅展示了伊犁草原远古时代的茹毛饮血、狩猎时代的刀耕火种、繁盛时期的突厥汗国、将军统辖的边疆要地和今天主体民族哈萨克族的生活文化,还加入了锡伯族传统服饰文化,多种民族民俗文化融贯其中,让观众更加直观的了解伊犁草原文化的魅力,寻找游牧人的历史轨迹。
说起“塞外江南”伊犁,它是一块被群山环绕,如众星拱月般托起的盆地,这里有着太多的惊喜,无边无际的旷野、传说中的九个太阳、还有花海、沙漠和溪流……大自然赋予伊犁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美丽的风光,历史则给伊犁留下了珍贵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草原石人,当地百姓传说是天外来客,考古工作者认为和早期萨满教有关,也有观点认为是当时雄居于漠北草原的突厥人所为。他们默默而立,见证了横跨新疆的亚欧大草原几千年来的风云变幻,是亚欧草原游牧先民遗留于今的具有代表性的草原文物。
巩留县出土。器物高20.7cm,宽9.8cm,质量880克。呈半身状,头戴喇叭帽,尖顶弧形,帽形有一圆球,球上是一弧形尖顶,高鼻深目,翘八字须,十足的新疆汉子模样。高领窄袖,腰间似系一带,两臂前屈,双手握空拳,肩上有一长方形饰物。
霍城县阿力麻里故城遗址出土。瓷盘高6cm,口径33.3cm,盘呈圆形、敞口、圈足,弧形浅腹,内腹壁雕刻有对称分布朵花和草叶纹,盘心有草叶花,花外有三层不同的纹饰,布满盘底,釉色为豆绿色瓷釉。
1997年昭苏县74团场波马墓地出土。金面具高17cm、宽16.5cm,重245.5克。该面具基本完整,稍有变形,眉毛、胡须红宝石脱落。面具是从中线分为左右两半,锤碟成形,抛光后对合焊接,然后用小铆钉铆合而成。面孔呈方圆形,阔面、浓眉,圆圆大眼,唇微启,八字须,口、鼻、目及面颊系锤碟成形。眉毛粗长,呈柳叶形,系用金和红宝石镶嵌而成排贝式样,铆合在面部。眼部用两颗大红宝石为睛,采用镶嵌工艺嵌入眼眶内并且铆合于眼眶上。面具表面光泽,形象威严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