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由湖北省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初音——世界口弦文化艺术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
口弦琴是一种具有胚胎型意义的、最为原始的古乐器,素有人类音乐“活化石”的美誉,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系统中,具有抒情、通神、伴舞乃至话语的功能,是中国古代颇具诗性的乐器之一。
本次《初音-世界口弦文化艺术展》为共同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成员的湖北省博物馆与中国民族博物馆合作举办,展出的来自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套口弦琴来自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在这些远古风俗文化的遗存中,通过专家不同视角的文化解读,可以帮助观众体悟感知到口弦琴早期的萌芽状态以及发展演变的痕迹,促使观众共同思考人类音乐文化起源的共性之处,并从民族文化个性中对所处文化形态的发展进行深入思考。
为了丰富观众的感官体验,展陈上,本展览巧妙地结合了多媒体技术手段来突破传统二维空间的平面化和单一化。本着尊重历史、不文过饰非、还原真实的目的,呈现的数据资料多数为执行工作组赶赴口弦琴发生场域拍摄而成。
为拓展此次展览的内容呈现形式,本次开幕式还邀请了自然音乐发起人陈志鹏先生与加拿大学者Randy Raine-Reusch以对话形式,对口弦琴文化的原生态与次生态并存的格局现象进行解读。开幕式现场,口弦非遗演奏传承人——彝族的马国国、回族的安宇歌、蒙古族的文丽女士和加拿大艺术家雨苇进行了现场展示。此外,展览配套制作了数套12张/套的明信片,其中采用彩色波普艺术风格,用现代的手法表现弹拨方式,让口弦琴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青春活力。
展览将持续到2017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