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600余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千百年来,壮族世代居住在岭南,与各兄弟民族长期杂居,和睦相处,辛勤耕耘,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以稻作为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史前大石铲形制独特、花山岩画意义非凡、干栏建筑因地制宜、俚僚铜鼓神秘隽永、稻米食品层出不穷、壮锦壮绣五彩斑斓、山歌对唱热闹生动……所有这些影响深远,构成了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
12月23日, “山、水、人——广西壮族历史文化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辽宁省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和广西民族博物馆共同举办,展览以造型独特、含义鲜明的“ ”为线索,向观众立体呈现与传达广西壮族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文化及其与岭南自然山水和谐相处之道,充分展示“”山、“”水、“”人的魅力与风采。
本次展览共展出170件/组展品,汇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和广西民族博物馆两馆馆藏壮族文物的精华,在全面展示广西壮族历史与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文物的排列组合,突出壮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展览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以稻作农业为代表的生产文化、以糯米食品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干栏民居为代表的居住文化、以织锦刺绣为代表的服饰文化以及以山歌铜鼓为代表的节庆文化。展览中文物种类多样,并极具欣赏性,既有考古出土的历史文物,也有从广西各地征集的民族文物。比如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史前大石铲,在考古学界知名的罗泊湾汉墓出土的漆绘铜盆、勾连雷纹铜桶、铺首衔环铜匜、二斗二升铭越式铜鼎等等。民族文化中主要展出蓝黑映衬的壮族传统服饰、壮锦等服饰以及民族乐器。
“”字由来
本次展览以 “”贯穿始终,“”为古壮字,读音同“那”,壮语意为种植稻米的水田。壮族先民以稻作维系生存,开垦稻田,生产水稻,他们视“那”为他们的生命和灵魂,形成独特的“那”田园景观和“那”民俗风情。他们以“那”命名村落、地方,形成了一个横跨桂、粤、滇、黔和东南亚的“那”文化圈。
“那”文化指的是壮族先民古骆越族群在中国农耕文明时代,经过漫长的人工选择,把野生稻驯化为水田栽培稻,经过历史繁衍逐步形成了一种据稻田“那”而作,依稻田“那”而居,靠稻米而活,唯稻收而乐,具有共同生活习俗、共同语言特征、共同信仰观念的农耕文化现象。“那”文化是壮族等骆越后裔民族文化的根,深刻地影响了岭南和东南亚的文明进程。经过上万年的发展,“那”的身影虽然已在历史长河中遗落变迁,但在我国的华南及东南亚许多国家,仍保留许多冠以“那”的地名,存留下许多有关稻作的文物风物,成为“那”先民留给“那”子民最珍贵的文化。
神秘的世界遗产——花山岩画
在广西西南部左沿岸的断崖峭壁上,保存有许多珍贵的岩画,其中以宁明县耀达花山和龙州县棉江花山的岩画规模最大。据考证,花山岩画为壮族先民骆越人所创作,人物图像造形多以蛙动作为主,这是壮族巫师祭稻神的标志性动作。专家们多认为这造形起源于远古的骆越蛙图腾崇拜。岩画绘制年代可追溯到战国至东汉时期,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地点分布之广、作画难度之大、画面之雄伟壮观,为国内外罕见,具有很强的艺术内涵和重要的考古科研价值。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在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9处世界遗产。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之所以入选,是因为其把景观、岩画与中国南方壮族先民骆越人生动而丰富的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所显示的独特性。花山岩画申遗成功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遗项目的空白。
喜歌好乐的民族
在发达的稻作文明基础上,壮族精神文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扩展和延伸:铜鼓神秘隽永,戏乐精彩动人,山歌缭绕动听,节庆缤纷多彩,体现了壮族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铜鼓作为瓯骆先民的重器,被视为地位、权力与财富的象征,广泛用于陈列、集众、盟会、战阵、祭祀、娱乐、丧葬等场合。壮族先民是最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铜鼓被壮族人民珍视为神圣之物。铜鼓也是一种综合艺术品,集冶炼、铸造、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元素于一身,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纹饰,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
铜鼓文化是壮族节庆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每逢节庆,壮族聚居地都会举行打铜鼓仪式、跳铜鼓舞,以鼓助威、以鼓助兴,娱神娱人。每年正月初一还会举行祭祠铜鼓活动。蚂拐舞则出自于壮族传统的蚂拐节活动,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古朴粗狂的民俗性舞蹈,带有图腾崇拜的祭祀色彩,其独特的舞蹈风格与舞姿都展示了壮族特有的民族风俗和艺术魅力。
本次展览将从2016年12月23日展出至2017年3月12日,期间包括新年、春节、元宵节等多个节日,为观众朋友提供了良好的节日氛围的文化之旅。同时,辽博多年来始终坚持贯彻“新春文化惠民”政策,今年更是按照《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十三五”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在本次展览展线上增加手语讲解视频,并在开展的一星期之内增加活态现场表演,如织壮锦、绣绣球以及铜鼓表演等,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值得一提的是,辽博特别制作了大量的展览“手掌书”,重点介绍本次展览的文化内涵及生僻字,欢迎观众朋友前来免费领取。当然,辽博为本次展览还特别策划了多项社教活动,相信本次展览将给辽沈大地的朋友们带来一场不同凡响的文化盛宴。
重点展品:
1. 双肩束腰玉石铲 新石器时代晚期
广西出土的石铲数量极多,但以玉制铲者较为罕见。该石铲采用青玉石磨制,器身扁平,束腰,刃口呈弧形,两肩平直,上端有短把,器形规整,磨制精致,是广西新石器时代晚期较有代表性的器物。
2. 漆绘铜盆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
3. 铜牛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
铜牛两前腿直,两后腿略弯,作站立状,尾斜下垂。耳部为分铸后插上,其余各部位二次铸成。全身遍刻细三角形纹象征体毛。黄牛在岭南习见,瓯骆人很早就养殖黄牛,用牛耕地,有崇拜牛的习俗。
4. 四联陶罐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
5. 悬山顶四俑带圈陶屋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正屋镂四直棂窗,上刻枝条纹和网格纹。室内三俑,一俑舂米,一俑旁立,一俑背向端一箕。侧屋上开一门,一俑探出窗口,喂食圈内的猪。圈下开一小门,上有四镂直门窗,圈露天,镂直栅栏围成,侧开小门。
6. 悬山顶干栏式铜仓
平面呈长方形,位于平台之上。下设八根柱子,将整座房屋顶离地面。屋顶的瓦片铸刻清晰。房屋前面正中设有双扇门,均有门环,可以闭合启动,并设有门槛。门前是走廊,走廊设有栏杆。屋外四壁均有“十”字阴纹装饰,支柱底部巧妙地铸成牛足的形状以增加稳固感。
7. “食官”铭铜鼎
汉式鼎。子母合盖,盖面有三环钮,口沿外有一对长方形附耳,下腹有三个马蹄形足。盖面錾刻“藏”“共”等字,正面上腹部刻“慎,重十斤七两,容一斗三升,甲”,另一面近耳的一侧刻“食官,一斗三升,十斤六两”。按:慎,地名,汉置县,在今河南省境;食官,皇后、太子家詹事的属官。
8. 羊角钮铜钟
羊角钮铜钟是一种与铜鼓一样备受岭南越人所崇敬和喜爱的神圣器物,除了具备“击之为乐”而被广泛用于赛神、祭祀仪式的实用功能外,也被赋予了作为权力和财富象征的社会功能。
钟呈半截橄榄形,上小下大,钲部上端透穿长方形孔,顶端有两个外撇羊角状钮。
9. 双龙纹铜鼓(麻江型)
铜鼓壮语称为“咽”或“宁”,壮语原意为“可闻声”、“听闻”。由于铜鼓被打击时发出洪亮的声音,人们便以能听到的这种特有的声音来给它命名。铜鼓产生、流行于我国西南和岭南地区。壮族先民是最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广西是古代铜鼓出土最为密集的地区。
10. 双龙戏珠天琴
天琴,壮语称鼎叮(壮文:den,越南文:then)。由乐器发声谐音而得名。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圆润明亮,常用于独奏或为歌、舞伴奏,深受偏人喜爱。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宁明和龙州等地。至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
11. 麽乜
“麽乜”(读音me miē),形状如一个小人伸开四肢抱住一个圆珠,散发着艾草味。“麽乜”是百色壮族流传久远的一种吉祥饰物,造型是勇士拥抱龙珠,寓意是守护太阳、拥抱希望,填充物有艾草等中药材料,有一定保健作用。相传“麽乜”是纪念一个为了保护太阳火种而牺牲的壮族青年,原是百色市观音堂的僧人制作,在端午节时免费向市民发放,祝福佩戴的人平安吉祥。但观音堂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拆毁,随后“麽乜”也在百色人的生活中淡去。
12. 竹笼机
有关壮族最早织锦机的记载是宋代的《岭外代答》:“民间织布,系轴于腰而织之,其欲他干,则轴而行。”这种织机是在原始腰机的改进形成的。花笼起花是宾阳织锦机的最大特点,织造时,只要把花笼逐次转移,通过综线的牵引,便能把花纹体现在锦面上。装备具备现代电动化龙头提花机原理,不但可以织成多种图样,也可以编成五彩绚丽的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