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沙巴体育_bob体育博彩-公司*官网: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积极措施,明确了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为今后5至15年中国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也给中国博物馆学科的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一个密切关联政治、经济、社会、法治诸多方面的宏大目标,是一个包括文化创意强国、文化产业强国、文物保护强国、考古强国和博物馆强国建设在内的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博物馆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随着国家对博物馆事业的重视日益提高,博物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不断增强,赋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渠道和方式日益丰富,提供精神文化产品的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博物馆社会角色的期许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9年2.86万个展览项目、12.27亿人次参观量等,都从某种角度折射出当前中国博物馆良好的文化生态。
一般认为,经历40年的改革发展,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文物事业体系内,博物馆的法规、制度比较健全,管理运行的科学性、精细度和专业化特色突出,文物保护阐释展示能力不断增强,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程度较高,社会影响力和国际交流能力不断提升。这些都是我们博物馆从业者和学人在文化强国建设伟大进程中可以也应该走在前列、引领潮流的优势条件。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当前我国博物馆的文化供给还明显存在着不均衡、不充分、不合理的问题,博物馆管理、运营、发展还有诸多法规、政策、体制机制和观念上的羁绊。显然,改革的难题很多,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压力很大,支撑文化强国建设的任务很重。
任何一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本学科体系的不断丰富与完善。在中国博物馆近年来的发展中,我们看到了众多博物馆研究者和管理者为建立和丰富博物馆学科体系而孜孜不倦的探索,在博物馆传播教育理论和方法、数字技术的博物馆应用以及博物馆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客观而言,我们的博物馆学研究工作还相对零散,甚至诸如博物馆学科的研究对象、标准学术语汇等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问题也还存在不少争议,理论博物馆学和应用博物馆学在博物馆建设、运营和发展中的指导性作用不显著,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学科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因此,文化强国目标下博物馆强国建设的总要求,是博物馆从业者和研究者要胸怀大局,更加坚定、自觉地站在培育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和学术研究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相通互联。具体而言,需要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从促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博物馆学科建设两个方面发力。
在博物馆事业发展方面,要推动数量指标增长与质量指标提升的并驾齐驱,使博物馆建设和管理、藏品保护和研究、文化教育和传播、基本服务与拓展等各项业务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博物馆学科建设方面,要提倡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既要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博物馆事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努力避免沉湎于玄学的清高,又要警惕简单就事论事的肤浅化研究,为博物馆实践提供专业化的理论坐标系。唯有如此,我们的博物馆业务和博物馆理论才能真正做到求真务实,守正创新,推动中国整个博物馆领域更加现代化、更加法制化、更加社会化、更加专业化和更加国际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博物馆界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中国博物馆》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的致力于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和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也要伴随时代律动,在坚持学术性、前沿性和引领性定位的同时,更加努力在关注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之间、关注业内和社会之间、关注国际和国内之间保持好敏锐与平衡,不断提高刊物学术质量和社会影响,为博物馆领域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搭建一个学术理论思辨和最佳实践共享的优质平台。
(中国博物馆》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