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俊梅 通讯员艾静芳报道 11月27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河南省文物局主办的“2011中国博物馆志愿者河南论坛暨牵手历史——第三届中国博物馆志愿者十佳之星颁奖仪式”在河南博物院举行。论坛以“创新·制度·活力——中国博物馆志愿服务与社会建设”为主题,全国40余家博物馆的代表及志愿者齐聚一堂,交流和探讨博物馆志愿者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的实践和理论。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段勇,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等出席论坛。段勇指出:“在博物馆努力成为构建文化多样性及和谐世界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动力之源,成为沟通文化的桥梁,成为保护遗产、服务社会的永久性机构和最佳场所这一过程中,博物馆志愿者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志愿者是博物馆最忠实的观众和最无私的朋友,是博物馆从馆内走向社会、从社会走向世界的文明使者,是博物馆交流、创新、进步最活跃的角色,是博物馆实践文明生活方式和体现社会价值观的最鲜活的文化力量。”
我国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是上世纪90年代由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率先拉开序幕。2009年11月,在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的指导下,由宁波博物馆等发起成立了中国博物馆协会志愿者专业委员会,并连续三年举办了中国博物馆志愿者论坛与中国博物馆志愿者十佳之星评选活动。
此次论坛上表彰了“牵手历史——第三届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的十佳志愿者团队以及十佳志愿者,以及十六篇论文获奖作者。
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安来顺在会议上作了主旨报告。他强调,中国博物馆的志愿事业要努力实现公众参与广泛的社会化,努力实现志愿服务领域和功能的多元化,努力实现博物馆与志愿者的水乳交融。中国博物馆的志愿事业还要以国际视界、时代要求、科学理念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加强交流,勇于创新,使博物馆志愿者真正成为倾心奉献、服务社会、传承人类文明的“使者”。
论坛最终达成《河南共识》。与会代表们相信,伴随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博物馆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的宏伟蓝图正在勾画,中国博物馆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博物馆志愿者体系也正在逐渐形成。博物馆志愿工作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服务社会并为社会反哺的“中国模式”正在建立。
第三届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名单:
金宝岩(故宫博物院推荐) 李其功(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推荐)
张 鹏(首都博物馆推荐) 敖 其(内蒙古博物院推荐)
程东旭(山东省博物馆推荐) 李海东(河南省博物院推荐)
姜延军(安阳殷墟博物苑推荐) 喻梦华(湖北省博物馆推荐)
杨 柳(广西博物馆推荐) 曾栋良(甘肃省博物馆推荐)
(转自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