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上海博物馆、无锡博物院联合主办的《云心石面——上海博物馆、无锡博物院藏明清文人篆刻特展》将于10月29日在无锡博物院西区二层临展厅隆重展出。此次特展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明清流派印的发展过程,更融入了无锡地域文化的特征。展出的印章作品,主要包括上海博物馆藏明清流派印和无锡博物院藏明代顾林墓出土的一组明代流派印,共计156件。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2月19日。
中国古代玺印的出现,可以上溯至商代。印者,信也,印章的主要功能就是示信,随着佩印风气的形成,吉语印、肖形印等彰显审美功能的多种印式逐渐盛行。唐宋元时期文人用印功能扩大,渐成体系,但中国印章出现新的发展方向。明代中叶以后,石章应用渐盛,便利了文人独立完成创作,篆刻成为新的艺术样式。
文人寄情金石,使篆刻逐渐脱离实用功能,重在抒情写意,向着艺术化方向发展。以文彭为代表的文人群体推动风气,一时风从者众,继而衍为流派。明代晚期的文人篆刻家大都受到文彭的影响,后人以文彭为首的吴门派、何震为首的雪渔派和苏宣为首的泗水派,尊为开风气之先的早期流派,文人篆刻进入盛期。明末汪关,清初程邃、林皋、许容等亦各创新风,形成新的流派。清中期的丁敬、邓石如奇峰突起,浙派、邓派从者如云,印风播及南北。高凤翰、高翔、巴慰祖、鞠履厚、乔林等一批区域性名家活跃于印坛,扬州、云间、齐鲁印人群体各呈风貌,派系繁多,争奇斗艳。晚清印人除传承浙、邓二派印风以外,亦受金石学振兴的影响,取资广泛。吴让之师法邓派而面目一新,赵之谦、徐三庚融邓、浙二家而自出机杼,黄士陵独立黟山派,印坛千峰竞秀。印人张扬个性的理念更为自觉,文人篆刻艺术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对近现代中国篆刻艺术的影响极为深刻。
此次展出的印章实物,除上海博物馆藏明清文人篆刻作品以外,另有无锡博物院藏明代顾林墓、锡山区文管会藏明代华师伊墓出土的两组印章,均为首次面世。上海博物馆藏明清篆刻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为无锡籍近代实业家华笃安先生和毛明芬女士捐赠。华氏为无锡望族,元代华幼武,明代华夏、华云、华叔阳,清代华翼纶,近代华绎之等,素有雅好收藏之传统。此次展出也是华笃安旧藏首次回归故里,观众在品味明清篆刻艺术魅力的同时,亦可从中感受到收藏、捐赠者的文化情怀,以及无锡华氏悠久深厚的家族文化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