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八十年前,革命先烈们用双脚踏出一条血路,书写下人类历史上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两万五千里长征,两万五千里血与火的考验,中国共产党领导着革命军队实现了空前规模的战略大转移,保住了革命的果实,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革命生死之路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在长征过程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其间经过了14个省(按长征时的行政区划和习惯称谓),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为了纪念长征胜利,重温中国共产党艰苦卓越的革命历程,发扬其伟大的革命精神,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整合多馆资源,原创策划举办“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工农红军标语” 展览。该展览通过数百件珍贵红军标语及相关文物资料,从土地革命战争的大视角去反映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及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历史,突显中国共产党及广大红军指战员的理想追求与革命情怀。
红军标语——革命斗争历史的缩影
红军的标语,作为那段红色历史的见证,成为当时红军向群众作政治宣传以及鼓舞斗志、瓦解敌军的重要武器,发挥着“一条标语抵一个军”的巨大作用。
1928年12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写给党中央的报告中,就提到:“文字宣传,如写标语,也尽力在做,每到一处,壁上写满了口号……”(《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1年,第67页)。
这些珍贵的红色遗迹,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真实地记录了那段裹挟着风云和烈火的岁月……
这是一幅饱经血与火洗礼的“入党宣誓书”,这份宣誓书的中央从右向左竖行排列着六句话:牺牲个人、言首秘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从党其(服从党纪)、永不叛党。在宣誓书的左、右两边画着两个不规则的五角星,星内画有镰刀与斧头,两个五角星的五个角内各写着“中国共产党”,宣誓书的上方写着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C. C. P”,右方边沿落款是:“中国共产党员地点北田村”,左面有时间“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五号”。
宣誓书的主人贺页朵,1886年出生于江西永新县才丰乡北田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一生勤劳俭朴,为人正直,以耕田和榨油为生。1927年投身革命,曾任乡农民协会副主席。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他以榨油职业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为红军搜集情报,还多次参加战斗。1931年1月25日,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便是在他工作的榨油坊中进行,在桐油灯光的照耀下,他在一块布上写下了“牺牲个人、言首秘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从党其(服从党纪)、永不叛党”六句入党誓词。他识字不多,在这张布质的入党宣誓书里,24个字中错别字就有6个,但这更让人感受到他灵魂深处的忠诚和信念,具有强烈的震撼力。1934年,他在一次伏击战中从马背上摔下来负了重伤,红军长征后,他留下来坚持斗争,后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他冒着生命危险将入党誓词藏在榨油坊的屋檐下。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取下来反复地看,默默地读,细细地品味幸福的革命岁月,激励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党员。1951年,中央派慰问团到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时,贺页朵才将这份珍贵的入党誓词亲手交给慰问团负责人,后经中宣部转存至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这是我党现存最早的入党誓词。
红军时代的入党誓词其内容顺序也是在此基础上排列的,其中把“服从党纪”修正为“服从纪律”。
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第一幅石刻标语“争取苏维埃中国”在通江县城西门渡口对面的山璧石崖上完工。在长24米、高15米的悬崖上,楷书横写、阴刻的“争取苏维埃中国”每字高2米、宽1.8米,笔画深0.1米,整体字幅达39平方米,距地面10米。
“争取苏维埃中国”七个大字宽博浑厚,笔力劲健,笔画雄宕。由中共川陕省委宣传部宣传员和一姓杨红军士兵书写,经莺歌嘴、杜家坪的石匠錾刻而成。八十多年前的通江县城,瓦房依山傍水而建,没有高层建筑物,随便站在城中无论哪个位置,“争取苏维埃中国”七个耀眼醒目的大字都会赫然映入眼帘。我们不知当年在城中的军民看到这七个大字时内心的感慨,但历史告诉我们,日后,他们正是为这七个大字,不懈地奋斗着,努力着,为追寻一个新的中国,义无反顾。
“赤化全川”巨幅石刻标语位于通江县沙溪镇红云崖村景家塬高25.9米的石壁上。方笔横书、楷体阴刻的“赤化全川”每字高5.5米、宽4.7米,笔画深0.35米、宽0.7米(里面足足可卧一人),字距7.1米,整个字幅面积达300平方米,离地面15米高。
1934年春,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錾字队来到景家塬,原准备在石壁上刻一条“国民党是帝国主义的走狗”的石刻标语,当在石壁右侧刻好“国民”二字时,中共川陕省委宣传部部长刘瑞龙到此巡察,认为此标语字数太多,镌刻在崖壁上不壮观,显示不出气势,便把标语内容改为“赤化全川”。錾字队又重新搭架,请巴中恩阳河一个姓张的小学教员书写“赤化全川”,20多名石匠刻了40多天时间,然后涂上白色的石灰水,使之更加醒目。
1935年红军北上后,当地乡绅闫升平、闫际风等人,以一石二升小麦为赏,由甲长闫成文买墨汁和收集锅烟墨欲将“赤化全川”涂抹掉。由于崖高字大,字迹难于毁去,气急败坏,把它无可奈何。由此它被时光永久地凝固下来,成为大地上一处人造的奇观胜景。
在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岁月里,这顶天立地的四个大字,曾让敌人胆战心惊,这矗立天地之间的四个大字,抒发了共产党人的冲天斗志,表现出红军将士的英雄气概。“赤”字是一面旗帜,一支号角,一种信仰。赤者,红也,它是共产党人淋漓的鲜血,是革命志士愤怒的火焰。“赤化”就是革命化、共产党化、共产主义化,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就是要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就是要解放全中国。这著名红色巨标,载入了《中国名胜词典》。
1934年春,为了深入开展“查田运动”和迎接“红五月”到来,九子坡区苏维埃主席马昭书与驻扎在九子坡的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政治部錾字队负责人商定,在沙坝子(今通江县至城镇)通往洪口(今通江县洪口镇)的交通要冲佛耳岩陡峭的绝壁上錾刻巨幅标语“平分土地”。从3月28日到5月底,经过两个月时间的努力,一幅每字高5.7米、宽4.6米,笔画宽0.65米、笔道深0.1米,楷体横书、阴刻的标语“平分土地”錾刻成功。
“平分土地”四字苍劲矫健,刚柔并济,整个字幅占396平方米,距地面22米高,字体比闻名遐迩的红军石刻标语“赤化全川”还要大。
红军北上抗日后,乡长赵帮荣派乡丁数十人企图铲去这条触目惊心的石刻标语,终因佛耳岩冲天临险,乡丁难于攀爬崖壁,无计可施,最后只得作罢,“平分土地”四字从此留存至今。
据居住在佛耳岩下的农户陈泽明介绍,佛耳岩下有一古庙,红军錾字队刻写“平分土地”时就住在古庙里。錾刻“平分土地”时,红军錾字队员先是坐在花蓝(大巴山农具)里,花篮由粗壮的长绳系着,数人提着长绳,站在佛耳岩顶慢慢往下放花篮。花篮放到崖壁中部,花篮中的錾字队员就用錾子在崖壁上打出方孔、圆洞,然后在方孔、圆洞里安上木桩,木桩上再铺上木板,人在木板上搭建类似于今天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书写标语的人爬上架子,待标语写完后,錾字队数人一字,轮番镌刻。
在錾刻这四个字时,一錾字队员不小心从架上跌落,掉至崖底身亡,錾字队把他安葬在了佛耳岩下。一切都是静穆的,这个无名无姓的红军錾字队员也和佛耳岩融为了一体,和“平分土地”融为了一体,他就是一座山,高高托举着“平分土地”,无形地站立在天地之间……
张闻天同志曾说过: “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漫漫征途中,理想比水和粮食更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提出了一系列沙巴体育_bob体育博彩-公司*官网:坚定理想信念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形势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基本依据。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原创策划举办“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工农红军标语” 展览,就是希望观众们能够伴随着这些经过战火淬炼的标语走近展览、走向历史深处,感受留存在我们内心的“红色理想”,接受一份光荣传统的教育与洗礼。.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王滟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