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9日上午,中国博物馆协会刘曙光理事长到复旦大学与博物馆学师生座谈,共话我国博物馆学发展相关议题。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系主任陆建松教授、柴秋霞教授、郑奕副教授、周婧景副教授、姚一青老师、孔达老师和刘守柔副研究馆员出席本次座谈会,博物馆学方向的本硕博学生到会旁听。陆建松教授代表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师生对刘曙光理事长的到来表示欢迎。
刘曙光:以博协为媒,打造高校与博物馆交流互通的平台
刘曙光理事长表示,自己到中国博物馆协会任职以后,已经是第三次到复旦大学学习与调研。复旦大学的文博考古专业培养了大批文博界的杰出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博协与复旦大学文博系长期保持着密切关系。在今天建设文化强国的新时代要求之下,中国博物馆学发展存在的学科体系不够完善、实务工作亟需规范等问题愈发值得关注,希望未来博物馆学界与业界能进一步联通,以中国博物馆协会为媒,为高校与博物馆行业打造交流互通的平台。
当论及中国博协近期的工作重点时,刘理事长介绍了“‘十四五’博物馆科研课题指南”与“青年人才扶持计划”,他表示“两项计划对促进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规划好、谋划好、落实好是重中之重”。如今,中国博物馆界的研究议题名目繁多,博协拟制定的这份指南应从何种角度切入?如何有别于其他行政机关和科研单位、显示出博协的差异性以充分发挥博协的功能?如何才能紧扣时代内涵,回应时代关切?这些都是亟需思考的问题,也是他此次前来调研的重点。刘理事长强调,博物馆的研究应当尤其注重联系博物馆实际,敢于直面学科专业化的问题。习总书记曾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与学科建设也应重视人才的作用,尤其是青年人才。因此,中国博协将开展青年扶持计划,如推荐一些高校老师到博物馆中进行工作指导与实践、选拔一些博物馆青年工作者到高校进修,打通理论与实践的长期壁垒,在高校和博物馆行业之间建立起有效沟通的桥梁。
陆建松:发挥博协“智库”角色,助力解决博物馆建设与经营问题
陆建松教授紧接着对刘理事长的发言做了回应。他对刘理事长的观点深表赞同,认为高校有责任肩负起我国博物馆学学科建设的重任,复旦将和兄弟院校一起不辱使命,助力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陆教授认为中国博协应进一步发挥“智库”力量,为国家文物局和博物馆业界提供智力支持、为高校提供政策引导,同时也为融合博物馆业界与学界两股力量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博物馆人才队伍建设也是陆建松教授关注的重点,他表示“目前,整个博物馆行业面临专业人才不足、青黄不接等问题,中国博协推出青年扶持计划十分必要”,然而之前的计划主要关注博物馆行业的青年,陆建松教授提议未来如能扩大视角,将高校青年学者引入博物馆实务中锻炼与培养中,定能实现1+1>2的效果。
柴秋霞:打破传统,博物馆数字化、智慧化任重道远
柴秋霞教授从新的视角出发,向刘理事长汇报了沙巴体育_bob体育博彩-公司*官网:博物馆数字化的相关研究。她指出“如今全国各界都逐渐意识到‘数字化’的重要性,并开启开发和研究的热潮”,她介绍了博物馆数字化的缘起与未来应用方向,并特别强调“博物馆界须扭转对数字化的传统刻板印象、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数字化,高校则应主动正视数字化所带来的机遇与问题”。会后,刘曙光理事长参观了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新成立的数字艺术中心,体验了打虎亭汉墓VR漫游等互动展项,进一步了解了博物馆数字化的最新进展。
郑奕:布局青年“人才库”建设,引领青年建立学术自信
郑奕副教授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发言,她认为“中国博物馆协会能站在高位,自上而下给予高校和博物馆以方向指引”。她结合复旦文博系的两个博物馆学省部级基地和智库发展情况,指出博协可进一步扮演“咨政、育人、启民”的角色,促使其拟定中的“十四五”科研课题指南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现实应用为落脚点,力争为全行业的决策、政策制定等提供科学依据。郑奕还结合自身经历表达了对中国博协拟定中的青年学科带头人支持项目的看法。她认为该项目十分有价值,但其形式可不止于一个课题承接或一段挂职经历,可用更大的布局如建立一个“人才库”的方式打包各类项目,“库”对人才有相应的进阶式要求与扶持;同时,人才对“库”也有反哺与贡献,如此方更能以“点”带“线”和“面”,助推业界青年人的整体发展。
刘曙光理事长此次座谈体现了中国博物馆协会对复旦文博系在高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厚望,也是对博物馆青年学子的鼓舞与指引。文博系师生通过此次对谈不仅拓宽了眼界、打开了思路,更感受到身上肩负着重要的时代责任。未来,我辈当沉心为学术、躬行于实践,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贡献青年智慧、发挥青年力量。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黄莹莹、刘燕宏、赵娜、宋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