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必武:戏仿与箴言
Luo Biwu: Parody and Proverb
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戏仿是常用的手段,以挪用和改造某些耳熟能详的形象或话语来达到嘲讽、游戏的效果。作为注重观念表达的丝网版画家,罗必武非常巧妙地将一些经典符号和新闻图片植入或转印到画面及其他媒介上。在他的作品中,公共事件与私密空间,宏观与微观交织在一起,形成某种玄幻、错置的超现实氛围。于是我们看到战争、灾难、迁移等原本宏阔的社会场景出现在了塑胶袋、浴缸这些生活用品的狭小区间里。再加上带有婴儿肥的小手的时常闪现,使得社会纷争变成了某种孩童的游戏,透示出滑稽和讽刺的意味。
然而,罗必武的作品不只是具有戏仿的成分,他的思想和精神求索的经历促使其对某种含有终极关怀和道德警示意味的因素保持浓厚兴趣。他将人世的暴力、争夺、罪恶、堕落行为与人的原罪联系起来,这些行为伴随着整个文明的进程,同时也遭到不可言说的力量的诅咒和训诫。在中西艺术的发展历程中,都曾拥有过道德镜鉴的传统,这个传统似乎早已失落。罗必武近些年的绘画以及装置作品越来越扣应这一传统,但它不是那种整一化的居高临下的意识形态的表达,而是从个体出发,勾连起超越时空的、隐在的悲悯情怀的精神独白。这与戏仿正好构成相互关联的两极,在游戏中蕴含深意,极大地拓展了他创作的语言空间与精神力度。
钟曦:书写与差异
Zhong Xi: Writing and Difference
书写性一直是中国艺术的核心价值,古代即有书画同源一说,而当下,如何寻找与西方艺术的差异,对书写性的强调则成为当代艺术家的一种文化自觉。通过对钟曦的当代抽象绘画的展示,我们可以发现其绘画中的书写性与书法、传统绘画和西方现代抽象绘画的多向度关联。其绘画中的书写与差异,展现的是一种绘画的动态过程,甚至有时是无边界的或难以完成的。在钟曦的抽象艺术当中,差异的生成依托书写,而最初的书写结束之后将使另一个差异从隐蔽的图示状态中得以显现,于是一个差异面临另一个差异,一个书写带来下一个书写。书写本身已构成一个问答,书写的过程中是对作品的敏锐触发和对表述的深层述求。
此次展览,艺术家钟曦共为我们呈现版画、水墨及水墨装置作品70余件。探讨如何转换传统的书写性——即规避所谓文人画的书法用笔,如何脱离西方现代抽象艺术的涂抹与符号性手绘方式,尤其是如何将抽象书写融入日常的书写,转化为生命的书写。也提示出未来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一种新的可能。